![](/__local/2/54/09/49505E9F4CF4F156C5A6FFB4B42_335D2248_2B96D.jpg)
多学科合作再创生命奇迹
盛夏周末的美好
7月4日,盛夏的凌晨,天边乍泛蟹壳青,微风不燥,忽远忽近一池蛙叫,翻个身裹裹被角,这个世界还在酣睡擦擦嘴角一切看似十分美好...
总有人在负重前行
叮铃铃、叮铃铃!一阵电话铃响,从不关机的重症医学科胡振杰主任凌晨三点从睡梦中惊醒。
“主任,有一名48岁被大型机械挤压的多发伤男性患者,多发肋骨骨折,双侧液气胸,氧合50%,急需ECMO支持,但我们的ECMO在用,特向您请示。”
“力保患者生命,设备我来协调!”
生死较量
胡主任铿锵有力的回答,似乎给了值夜班的郭少罕主治医师一针兴奋剂。联系科室ECMO小组,ECMO战包迅速就位,请胸外科会诊,然而患者气道出血,气胸,大气道梗阻,支气管镜吸痰,更换气管插管,胸腔闭式引流多管齐下然而患者的生命岌岌可危。在看似平静的凌晨,四院人正进行着一场生与死的终极较量。
![](/__local/B/7F/56/00B1B586AAC7EF9389E85A64568_FFD373D4_12B2A.jpg)
患者的胸部CT
![](/__local/0/E8/2B/9FAD6B87CE30AAAD1F78331801F_F357583E_1C7C2.jpg)
ECMO小组置管上机
![](/__local/7/8B/B2/89AAFA7EB486E23687469CEAE9F_E2D81173_1D1E9.jpg)
从不关机的胡振杰主任
患者就是命令,救命就是责任
麻醉一科的ECMO紧急协调到位,预充、上下同时置管一气呵成,武新慧主任医师现场督导,凭借多年的经验以及平素规范的高标准要求,ECMO小组在30分钟之内顺利的完成了预充置管上机,成功地把死神拒之ECMO鸿沟之外。
死神不依不饶,我们众志成城
然而,大量的气泡从胸腔闭式引流管喷出,我们意识到,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带ECMO做CT检查,再次请胸外科会诊,讨论手术的必要性。
聚焦四院人,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时至15:40点,医护陪同ECMO辅助下行开胸探查。胸外科高峰主任医师带领曾辉、石志华主治医师加班手术。果不其然,多处断裂的支气管已让患者的左下肺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切除、修补,在胸外科、手术室、麻醉科、ICU多科室的努力下3个多小时的手术顺利完成。胸腔闭式引流没有了气泡,患者的生命体征渐渐趋于平稳... ...
![](/__local/E/C6/56/E6F54CD621CA20D112F0C958722_ECA77DF9_189CE.jpg)
ECMO辅助下外出CT检查
![](/__local/0/7F/5C/0CBE9EA329AC1480A9A4B742B7B_A22AEA0C_1DA89.jpg)
高峰主任医师等在手术
![](/__local/5/BC/EF/CD7300ACB03756A4CD2F43F729B_B8B286A4_20622.jpg)
ECMO辅助下开胸手术
![](/__local/3/34/2C/FE30934E28F5041E024CA682B3C_384078E0_20E5D.jpg)
术毕安返ICU
ECMO、CRRT安静的转着。ICU的医护们一天24小时1440分钟不间断的守护着。从凌晨到黄昏,从黑夜到白昼不断的轮回着。四院重症人总是在默默的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后记
![](/__local/5/23/FE/13338A527367A27D9BBA844933C_F9113E7A_18ED0.jpg)
ECMO,体外膜肺氧合,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而被更多的普通人所熟知。在重症医学领域,当患者心肺功能严重受损,常规手段及药物不能维持生命的时候,ECMO就该登场了。有了ECMO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治疗原发病更多的时间去祛除病因更多的机会挽救患者的生命!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重症医学自2015年起坚持高标准、规范实施的原则开展了近20例ECMO,在胡振杰主任的带领下ECMO小组不断成长保卫患者生命使命必达!目前科室里两台ECMO同时在运转,其中一台已连续运转100多天,更换膜肺6次,目前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ECMO条件亦在逐渐下调。ECMO,不断刷新着我们对生命和希望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