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一过,新春的庆祝就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说好的“新年新气象”,但不少人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以至于人虽已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可心却还没收回来。
人们在假期中精神状态松弛下来,再到面对崭新的一年,恢复常态化的工作和生活,暂时适应不了紧张节奏是正常现象,要给自己的身心一个缓冲期。
上班族
循序渐进 自我调整
长时期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中,上班族对摆脱超负荷的渴望会格外强烈,一旦有条件好好地放松一把,要想再次回到紧张状态,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反差,往往让人在短时间内无法正确面对与适应。
安排工作要循序渐进。长假后,新年伊始,工作上千头万绪等待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不要一下子把日程安排得太满,避免立即投入过于繁重、充满挑战的项目。可以先从简单工作开始,慢慢过渡到正常的工作节奏中。
过年期间,放松休息,不仅原来的生活规律、睡眠规律被打乱,与亲友团聚的快乐还会让大脑保持高度兴奋状态,马上要转入工作状态,难免会出现很多相反的情绪体验,如从热闹转为冷清,从欢喜转为焦虑等。这些情绪变化也会引起失眠等问题。
我们要学会科学地调整睡眠,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果作息时间因为假期休息被打乱,晚上没有睡意,也不必苛求过早入睡。如果强行入睡,反而给自己施加了一些压力,更不容易睡着,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失眠。此时可起来做一些轻松的活动,如看书、踱步、深呼吸、冥想等。
还可在睡前通过呼吸调节放松法帮助缓解紧张状态。以舒适的姿势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进行深呼吸。深吸气时,要通过口腔,将空气缓慢匀速地吸入,让自己的胸腔涨满为止,屏住3~5秒,然后再通过鼻腔缓慢、匀速地将气体呼出去,注意应通过收缩腹部,把胸腔里面的气体挤压出去。吸气、呼气算一次,连续做10~15次。最终我们会有一种非常放松、非常松弛的感觉。
老年人
调整心态 学会“自立”
亲人团聚本是一件美事,但是节日过后子女纷纷离开,再度陷入“空巢”的老年人在情绪上容易产生低沉、无助和空虚感。
一方面明知道子女为了工作不得不离开,另一方面又担心子女离开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团聚,因此会在心理上产生孤独感和空虚感,心情的不舒畅可能成为致病的导火索。
老年人应学会调整心态,逐步恢复规律生活。尤其是独居的老人,家人不在身边时应尽量避免独处,多参加集体活动,如去老年活动中心学习舞蹈、绘画等。心理脆弱的老年人在节后需及时“找事干”,如果一旦停下来无事可做,很容易出现抑郁、失落等不良情绪。
子女也要及时帮助老人调整心态。离开父母家重返工作后,尽量多通过打电话、视频聊天等形式和父母联系。有条件的尽量常回家看看父母,多陪伴老人,让他们有一个缓冲的余地,帮助老人平稳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段。
学生
制订计划 帮助收心
家长可在开学前两周让孩子慢慢进入学习状态,减少玩的时间,增加学习的时间,逐渐恢复上学时的作息。
家长可帮助孩子制订一个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为后面的学习做一些铺垫,尽量减少假期综合征的不良影响。同时,应适当调整孩子的饮食,在保证营养的同时尽量清淡些,还要保障规律进餐。
总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分施压,否则会让孩子感到不适应,并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对学校产生恐惧和厌恶情绪。
另外,学校也应当帮助学生“收心”,老师们要帮助学生逐渐把注意力转回到学习上来。
来源:河北卫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