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0/EE/ED/B32AA81D09FDB152ADF9FD817E5_C0D3681A_1E744.jpg)
如果有人告诉你,只要存钱就可以获得高额利润,只要理财就可以拥有高额回报。这种广告千万不要信! 近年来,非法集资依托于金融科技的发展和新型金融产品,经常借助不同“马甲”,呈现变幻莫测的“模样”,稍不注意,投资人便容易陷入套路中。
什么是非法集资
![](/__local/D/4F/2D/24A9B7FAE7B6B04D2AE8C3280E6_37DF262E_17484.jpg)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为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保护社会公众合法权益,用法治的办法加强重点领域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国务院发布《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该条例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非法集资的特征
![](/__local/E/A3/0E/63D420CF62041875002623F4787_618E3BD2_17B86.jpg)
非法性:未经有关部门依法许可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公开性:通过网络、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信息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利诱性: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社会性: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非法集资常见四个手法
![](/__local/1/77/AA/F9AFD97A53A17072ED635564EA9_385B5EC9_15BB8.jpg)
01承诺高额回报
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手法,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
02编造虚假项目
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骗取社会公众信任。
![](/__local/D/B4/13/019120D1CC1A597673DF807E128_7A61CAB9_1477B.jpg)
03以虚假宣传造势
聘请明星代言、名人站台,在各大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广告、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制造虚假声势。
04利用亲情诱骗
采取类传销手法,不惜借用亲情、地缘关系,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
防范非法集资小妙招
“四看三思等一夜”
01四看
一看融资合法性,除了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还要看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
二看宣传内容,看宣传中是否含有或者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
三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项目真实性、资金投向去向、获取利润等方式。
四看参与集资主体,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
![](/__local/2/CA/80/23D11EFCFEBAE1F4FC2BAFA04B9_5205EF1F_10246.jpg)
02三思
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
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客观情况。
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03等一夜
避免头脑发热,先征求家人和朋友意见,拖延一晚再决定。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
温馨提示
非法集资是国家明令禁止和严厉打击的非法金融活动,侵犯国家正常金融秩序。按照国家规定,参与非法集资造成的损失由投资者自行承担。广大群众要谨记高息诱惑不要动心、企业实力不要崇拜、官方背景不要迷信、熟人“热心”不要信任、“创新”理财不要投资。牢记以上“五不要”,理性辨别非法集资。
文字内容来源:石家庄公安局长安分局经侦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