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我院新增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近期,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2024年度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审的最终结果我院的妇科、产科、小儿血液病科以及医学影像科4个专业入选其中,这标志着我院临床重点专科群建设取得新成果,在高质量专科发展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截至目前,我院共计获批重症医学、胸外科、普外科、肿瘤科、肿瘤科(胃癌)、病理科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以及2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临床专科能力是医疗机构服务患者的重要基础,它不仅是医院学科水平的集中展现,更是医院医疗实力与影响力的显著标志。

近年来,我院秉承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理念,依托自身优势,专注于关键领域,积极实施“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的多学科诊疗模式充分利用多学科的协同效应,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致力于打造一个系统连贯、特色突出、学科交叉、高效优质的高水平临床专科群不断提升医院的临床诊疗和护理技术水平,增强服务能力,推动专科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是河北省医疗卫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将继续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加强专科能力建设工作,不断开创医疗服务新高度,为患者带来更加安全、高效、温暖的健康守护。

科室介绍

产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产科创建于1955年是河北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河北省重点学科、河北省新生儿复苏培训基地、河北省促进自然分娩示范医院、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母婴友好医院、中国医师协会促进自然分娩培训基地、河北省孕产期保健特色专科项目建设单位。同时为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女性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河北省妇幼保健学会模拟医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是河北省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为一体且整体实力较为雄厚的专科之一。

近年来,产科依托医院多学科融合发展的理念,在诊疗质量、疑难重症处理及围产期管理、产后恢复等方面均位居全省前列。除能够开展无痛分娩等常规临床技术项目外,阴道助产(产钳、臀位助产)、复杂剖宫产、高危妊娠的规范化诊治、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孕期及非孕期宫颈环扎、胎盘植入等高危复杂技术应用亦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同时,结合医院诊治肿瘤的特色,产科将妊娠合并肿瘤作为科室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保障肿瘤患者能顺利拥有健康宝宝。在科室主任的带领下,开展母体医学和普通产科两个亚专业。近3年来,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1项,省卫生健康委一等奖5项,发表国内外期刊10余篇。

儿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儿科创建于1955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科室,为“十四五”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河北省儿童急危重症救治中心、河北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儿科专业和新生儿专业均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开放床位数百余张,技术力量雄厚,自上世纪80年代开设小儿血液肿瘤专业,在历任科室主任、学科带头人带领下,专业诊治范围不断拓宽。现针对儿童白血病、再障、各种类型贫血、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软组织肉瘤、骨肉瘤、纤维肉瘤、颅内及颅外生殖细胞肿瘤、髓母细胞瘤、神经胶质瘤、鼻咽癌、肾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噬血细胞综合征、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等疾病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已开展白血病免疫分型、微小残留病监测技术、甲氨喋呤血药浓度监测、骨髓病理检查等技术和免疫靶向治疗技术,建立了肿瘤患儿个人档案和长期随访制度,积极开展和探索适合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和长期无病生存率。借助综合医院优势平台,建立了患儿化疗、手术、放疗、病理、影像、药学等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科室团队多次参与制定儿童肿瘤专家共识,参加全国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多个协作组。

承担省级及市厅级课题多项,进行儿童血液肿瘤基础及临床研究,多次获省及市级科研奖励。发表相关论文百余篇。

妇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科是以妇科肿瘤为特色,兼顾规范化与个体化诊治为主的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学科,现有病床144张,年门诊量4万余人次,年手术总量5000余例,年出院患者近万人次。其中腹腔镜微创手术占比超过50%,在全国同级医院中名列前茅。

作为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四级妇科内镜培训基地,科室具有较高的内镜手术技术,完善的内镜学术梯队,能够完成各种四级宫、腹腔镜微创手术,如腹腔镜下III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根治术,以及保留神经的III型子宫根治性切除;另外还可完成腹腔镜下盆腔及高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单叶腹膜代阴道术、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矫治术、盆底功能重建术等。在全省率先开展并普及妇科肿瘤腹腔镜微创手术,并带动全省妇科微创手术技术整体飞跃式提升。作为全国卵巢癌质控基地,建立并完善了妇科肿瘤病房的质量控制和评估系统,在省内外妇科恶性肿瘤的规范化与个体化治疗领域居于领先行列。

近年来,在多位科室负责人带领下,妇科团队在各项诊疗技术创新应用上执着探索,不断进取,积极开拓机器人微创手术,单孔腹腔镜微创手术妇科应用,不断尝试国内高难度妇科肿瘤手术。积极探索肿瘤靶向免疫治疗、支持治疗等各种新锐前沿治疗方式,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医学影像

CT磁共振科

超声科

我院医学影像科包括CT磁共振科、放射科、核医学科、超声科、妇产超声科、功能科6个专业科室。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目前已建设成为及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技术实力雄厚。科室为国家级药品临床试验基地、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省级医学重点学科、河北医科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年接诊量超过80万人次。

核医学科

放射科

功能科

妇产超声科

科室配备设备种类齐全、性能卓越,除配备常规检查仪器外,还配备有目前世界上先进的乳腺X线摄影系统、双源CT、能谱CT、具备功能成像的3.0T核磁共振系统、SPECT、SPECT/CT、PET/CT、PET/MR等高端检查设备。这些设备为专科的诊疗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在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方面,拥有多种高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的系统与技术,其中院级PACS系统实现了医学影像数据的高效存储与共享;患者预约系统支持线上与线下两种便捷方式,极大地节省了患者预约时间;云影像平台技术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便于远程医疗与会诊;智能诊断系统、智能影像后处理系统、智能辅助检查系统等提升了诊断的精准度与效率;单病种数据库及科研平台则为临床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科室目前积极开展多项新技术、新方法,旨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检查流程。放射诊断已全面开展全身CTA成像、CT及MRI多部位灌注成像、CT能谱成像、CT定量分析及MRI波谱分析等业务。亚专科还重点推进低剂量CT及早期肺癌精准筛查技术,实施多部位肿瘤诊断、精准分期、疗效评估、预后预测等一体化诊疗流程,为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奠定了坚实基础。超声诊断方面已开展浅表小器官、心脏、血管、腹部、妇科、颅脑等常规超声扫查项目,为多种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核医学诊疗方面项目齐全,涵盖功能分子影像诊断、核素治疗、体外分析、骨密度检查等多个方面。该专科获得河北省首个《IV类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并积极开展68Ga-Dotatate、8Ga-PSMA、68Ga-FAPI等10余种新型PET分子影像探针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拓展了核医学的诊疗范围。微创介入治疗方面包括乳腺穿刺活检定位、CT引导下勾丝定位及穿刺活检、经皮肿瘤微波消融术、超声引导下肝脏、甲状腺、脾脏等肿物微波消融、各类浅表肿物穿刺活检、肿瘤综合介入诊疗等,在全省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在多位科室负责人的引领下,专科在省内外医学影像领域建树颇丰。专家们在各种国家级、省级相关学会担任多项重要职务,展现了专科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同时,专科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人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近5年来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及教材5部,科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省部级课题5项,市厅级课题50余项,专利3项,参编专家共识10余项。

/曹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