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院与尼泊尔B.P.柯伊拉腊纪念肿瘤医院建立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开展骨髓移植项目。我院先后派出血液内科刘海生主任医师、赵桂敏主任医师、牛秀然护士长协助该院开展骨髓移植工作,推进项目落地。2024年4月,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与尼泊尔卫生部签署关于BMT(骨髓移植)中外会谈纪要,预计硬件建设于2025年正式动工。2024年7月,在河北省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我院提交的项目申请书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评审,血液内科马光宇、杨向丹接过援外重任,继续前行。
2024年12月,尼泊尔奇特旺地区一派生机盎然。B.P.柯伊拉腊纪念肿瘤医院边上数十亩连片的油菜花竞相绽放,金黄色的花海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朵朵嫩黄的油菜花散发出淡淡的花香,令人心旷神怡。回想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工作生活4个多月,有新奇、不适,也有感动和喜悦,更多的是充实和收获。
我是血液内科的一名护士,我与马光宇医生一同参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与“尼泊尔B.P.柯伊拉腊纪念肿瘤医院”建立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开展骨髓移植项目。骨髓移植工作的开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移植病房的设计、施工建设、相关设备器材的采购,还涉及到专业医护人员及相关仪器设备人员的培养,因此需要我们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 “抓”骨髓移植病房硬件建设的跟进及落实工作,我和马光宇医生积极与国内沟通该项目实施的具体细节,力求加快推进项目进程;另一方面“抓”人才培养,骨髓移植成功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经验,移植过程中患者面临着诸多并发症和感染的风险,需要医务人员掌握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所以,系统规范化的培训是做好移植工作的重要前提。
血液科患者最怕的就是感染,援外以来,我发现该院血液科病房管理井井有条,病房管理探视人数,每床一患一陪坚持的很好。病房设施虽然旧了点,但做到了整洁明亮,患者的终末消毒也很到位。不过,护士的日常工作仍有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比如中心静脉导管的堵管率较高、静脉炎的发生率偏高、无菌操作执行不到位等。为此,我制定了静脉治疗相关培训计划,从外周静脉留置针到中心静脉导管,从导管的置入、维护操作流程、并发症的处理到患者健康教育等,系统地开展了规范化培训。我的认真、敬业,逐渐赢得了科室同事们的尊重和信任。
还记得初到尼泊尔时,Sabita护士长遇到难题向我求助,“科室近期连续出现3例PICC导管意外脱出,导致非计划拔管”。我详细询问了她们对于PICC导管维护的流程、维护用物、患者宣教等方面的情况,仔细分析找到原因,给出解决方案,并就这一问题进行专题培训,后来再没有发生意外脱管。“因为你的帮助,我们护理能力提高了一大截。”Sabita护士长表达着内心真挚的感激之情,在今年的提吉节(尼泊尔女人节),她还特意送我一套尼泊尔传统纱丽,美丽的纱丽穿在身上,心里满是收获友谊的欣喜。
上班时,我是“南丁格尔”,下了班,我是医疗队的“财务官”。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会计工作,我深知会计工作责任重大,既要严谨认真,又要廉洁公正。尽管此前接受了专业培训,接手会计工作的第一个月,内心还是充满了不安和小心翼翼。尼泊尔的网速不是特别给力,援外医疗队财务处理操作系统上每一笔业务都有好几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会处理几分钟,每个月月底的那几天我都要埋头工作到深夜。好在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掌握了财务处理的流程、注意事项,越来越熟练。医疗队的每一笔支出都需要精打细算,从工作部署到队员们的日常经费开支,我要全力协助队长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我与队友们紧密协作,更换了队里的老旧电器,降低了安全隐患;在潮湿高热的尼泊尔,我们使用上了消毒柜、微波炉,保障了大家的健康。
援外时光温馨而充实,未来的我会继续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书写好跨国界的爱心篇章,做好“双翼天使”,在中尼友谊的华美篇章中留下珍贵的援外印记。
文/杨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