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春节“鏖战”!心脏血管外科挽救10名危重主动脉夹层患者

“又是一个‘劳动节’啊,但是很值得”,心脏血管外科医务人员如是说道。春节期间,我院心脏血管外科联合麻醉科、手术室、体外循环小组、导管室、输血科等多个科室,共同成功抢救10名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最小的31岁,最大者75岁,用实际行动帮助多个家庭过上“团圆节”。

心脏血管外科负责人赵永波表示,主动脉夹层就好似血管里藏有“炸弹”,一旦引爆,后果不堪设想。这个疾病冬春季发病较多,这也是临近春节前夕,病房急危重症病人反而增加的原因。因此,科室团队早早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从除夕开始,大家放弃了和家人团圆的机会,吃住在医院,忙碌地完成一台又一台的手术,部分医务人员甚至连续坚守岗位6天未能回家。

“病情十分紧急,如不及时治疗,后果不堪设想”。一名57岁的女性患者,夜间休息时突发背部撕裂样疼痛,胸闷气短,右下肢乏力麻木,运动感觉障碍。患者于当地医院做相关检查证实为急性主动脉夹层StanfordA型,但该院不具备治疗条件。怀着一丝希望,家属以最快速度带着患者转到我院,到急诊时患者精神状态极差、血压低、胸背部疼痛剧烈,病情十分危重。心脏血管外科医务人员以最快速度为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及行术前准备。

进入手术室后,患者心率快、血压低、心包填塞症状明显,手术团队快速建立体外循环,打开心包可见较多的血性心包积液及血块形成,解除填塞,稳定患者血压。赵永波及团队在术中探查可见患者升主动脉明显增粗,外膜呈紫蓝色,升主动脉前壁有巨大破口,将主动脉壁撕裂为真、假两腔,并伴有大量血栓。在分秒必争的情况下,团队成员密切合作,为患者更换为人造血管,将降主动脉内以覆膜支架加固,经历10余个小时的艰苦奋战,患者循环稳定,下肢血管搏动良好,术后安返病房监护室,后续恢复顺利。

心脏主动脉向上三根血管称为“三根毛”,分别连接大脑和上肢,向下多根血管分别连接肝脏、胃、肠道、肾脏和下肢,形成密闭的动脉管道系统。主动脉一旦发生破裂,人体的整个供血系统就会衰竭,造成患者瞬间死亡。据临床统计,大约50%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发病48小时内死亡,急性发病后每小时死亡率增加约1%。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但由于该手术风险高、难度大,目前基层开展此类手术的医疗单位较少。

我院心脏血管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创建单位,目前有医护人员50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和住院医师8人,编制床位37张,CICU监护床位8张,配有专用手术室2间(包括1间杂交手术室),体外循环机2台等多种硬件设备,满足复杂疑难手术的救治。

科室每年完成各类复杂心脏血管手术700余台,逐步实现了常规心脏大血管疾病手术的微创化。目前常规开展小切口A型主动脉夹层杂交治疗、第二肋间小切口主动脉瓣膜替换(年轻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替换(老年患者)、胸腔镜下二尖瓣修复或替换、小切口冠脉搭桥、冠心病的杂交治疗等,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大大减小创伤,有利于快速康复。在院党委的支持和历届科主任的带领下,科室坚持引进并应用新技术、新疗法,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努力为更多心脏主动脉疾病患者破解“心”难题,托起“心”希望。

心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