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有着简(操作简化)、便(应用便捷)、廉(成本低廉)、效(疗效显著)、少(副作用少)等特点。经过临床实践的不断创新发展,中医外治包含了中药熏蒸、针灸推拿、中药外敷、拔罐疗法、刮痧疗法等许多种类。在我院中医科学科带头人、科室主任李晶教授的带领下,科室成立了中医特色肿瘤门诊及中医外治室,运用中医特色的外治方法积极服务广大患者,收获广泛好评。现开设“中医外治疗效强”专栏,系统展示中医外治成果,开展科学普及,本期带来的是——中药熏蒸。

近日,我院中医科运用中药熏蒸疗法,成功为一名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缓解神经毒性反应,彰显了中医外治的独特优势。
患者武女士52岁,于2024年11月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Dixon+末端回肠双腔造瘘术。术后予以“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方案辅助化疗,期间虽整体状况稳定,但逐渐出现双足麻木症状,影响生活质量。经中医科诊断后,决为其应用中药熏蒸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自述双足麻木情况显著缓解,可自主完成日常活动。李晶主任表示,“中药熏蒸通过药力与热力的协同作用,能有效改善局部微循环,修复神经损伤,且具有‘绿色安全、患者依从性高’等特点,现已成为我院肿瘤支持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熏蒸疗法:又称蒸汽疗法、汽浴疗法、中药雾化透皮疗法。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中草药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熏蒸肌体,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摩之浴之”之说,《理渝骄文》曾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中药熏蒸集中了中医药疗、热疗、汽疗、中药离子渗透治疗疗法等多种功能,融热度、湿度、药物浓度于一体,因病施治,药物对症,可有效缓解化疗带来的毒副反应和并发症。
中药熏蒸方法原理:借助药力和热力,促进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运行,使药物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层转运进人血液循环而发挥药效,适应症广,无毒副作用;药蒸汽的温热刺激使皮肤温度升高,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环和新陈代谢,使周围组织营养得以改善;药汽的温热刺激还使毛孔开放,全身出汗,让体内“寒湿、邪毒”随汗排出体外。
中药熏蒸适应病症:尤其适用于化疗患者,因为肿瘤化疗最常诱发外周神经性病变,发生率为85%-95%,常在用药后发生,可见皮肤色素沉着、肢体末端麻木、手足麻木、皮肤骚痒、感觉异常,遇冷刺激常会激发和加剧;化疗所引发的慢性累积性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与累积剂量密切相关,表现为上下肢麻木,持续不退,严重时可影响肢体功能,而常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化疗药物有:铂类、紫杉类、长春碱类等药物。周围神经病变在中医辨证属于“痹症”“血痹”“络病”等范畴,同时中医学对此多有论述,如“血凝于肤者为痹”“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等。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