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最早可追溯到1944年,当时饶阳五公村以耿长锁为首的四户农民成立了“土地合伙组”。之后,一些老解放区都发展了农业互助合作组织。到1952年底,全省各种互助组已达到64.9万个,占农户总数的49%。从1952年底到1954年,河北农业互助组逐步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转变,实行土地入股,按股分红,统一经营,采取包工包产、合理分配的管理方式。这既解决了个体农民的生产困难,又保持了农民对土地牲畜的所有权,既调动了农民个体积极性,又利于发挥集体力量。1953年,全省办初级社3645个,到1954年底发展到了10.5万个。在这个过程中,河北出现了许多闻名全国的典型,如被毛泽东誉为“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的遵化西铺的“穷棒子社”,被毛泽东誉为“五亿农民方向”的安平南王庄3户贫农办的社等。1955年10月,根据中央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省掀起了办高级社的热潮,到1956年底,全省高级社达到24249个,入社农户98%,全省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