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立春到!医大四院专家帮您“养有道、食有味、焕新颜”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2025年,这一节气将于2月3日22时10分13秒悄然而至。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立春,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寄托了人们对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立春伊始,乍暖还寒,白昼渐渐延长,气温缓缓回升,降水慢慢增多,在这个季节交替之日,我院专家为大家带来养生、饮食、护肤的小tips,一起迎接美好春天的到来。

养有道

在中医博大精深的智慧体系中,立春不仅意味着季节的交替转换,更是养生保健的黄金时期。我们应顺应天时,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劳逸结合,精神愉悦,可使志生,则可各得所宜。

夜卧早起养肝气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此处的“夜卧早起”即“稍晚睡而早起”。从中医的子午流注讲,晚上9-11点为亥时,叫人定,最宜入眠。稍晚睡就是10点左右睡眠,超过11点睡就是晚睡。早起指天亮即起,大概是早上5点多钟。顺应阳气升发的趋势,则可以使身体在休息中更好恢复元气,而违背自然,则会损伤肝气进而出现脏腑的虚衰乃至疾病。

食养辛甘生阳气

立春后,气温开始趋于上升,日照增多,万物始生。饮食调养要考虑这种“春生”的特点,中医学认为辛甘化阳,因此宜食辛甘发散之品,如生姜、葱、香菜、韭菜、芽菜、香菇等。少食生冷之物,更不宜多食酸收之味,如西红柿、柑橘、柠檬、乌梅等。因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防风御寒固阳气

立春时节阳热渐生而阴寒未尽,我国多数地区春天的序幕还没有真正拉开。自然界也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时期,气候仍以风寒为主。立春时节,“春捂”至关重要。捂的重点部位集中在头颈、腰腹、背部以及脚部。头部是诸阳之会,容易受到风寒侵袭;腰腹是脏腑所在之处,做好保暖有助于呵护脾胃;背部为督脉所循行之处,总督一身阳气;脚部则是阴阳交汇之所,保暖能够稳固阳气,阻挡寒气入侵。

和缓运动培元气

立春时节,地下阳气初升,但春寒料峭,故地暖而气寒,如种子芽苞初发,外皮未破。这正是立春时我们所要效仿的状态。故在运动上仍要考虑“冬藏”的特点,进行运动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避免突然进行剧烈运动而导致身体不适,应选则较为平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瑜伽等,以此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运动过程中,要注重动静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如此则既可舒展形体,又可畅通血脉,更可培养元气。

调畅身心顺生气

肝主疏泄,其性喜条达舒畅、厌恶抑郁,这是中医学对肝脏生理特性经典的概括,而春季人们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出现肝气郁结的情况。立春时,在精神养生方面,大家应力戒暴怒,忌心情忧郁,尽量保持阳光、积极的心态,使精神愉悦,胸怀开畅,以顺应生发之气。若出现情绪不稳定时,可选用玫瑰花、薄荷、佛手等食材。玫瑰花能够疏肝解郁、和血止痛;薄荷清凉解郁、提神醒脑;佛手能够疏肝理气,和胃止痛。适量食用这些食材,有助于调节情绪,缓解紧张焦虑。

食有味

立春当天,吃春饼和春卷是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薄薄的饼皮卷上各种新鲜蔬菜和肉类,一口咬下去,满是“春天的味道”。从营养师的角度来看,春饼可不只是一道传统美食,还是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优秀代表。

春饼的主要原料是面粉,大多数家庭一般会选用精白面粉。在制作过程中,若能在其中适量添加一些全麦粉,营养会更丰富。全麦粉保留了小麦的麸皮和胚芽,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以及矿物质,能增加饱腹感,促进肠道蠕动,稳定血糖。

春饼的灵魂主要在于丰富多样的配菜,我们可以放一些春季的时令性蔬菜,如豆芽、韭菜、菠菜、胡萝卜等。豆芽中的维生素C含量可达到5~10mg/100g,韭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C、钾、钠等多种营养素,尤其是其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超过一般蔬菜,每100g达1.4g。菠菜和胡萝卜中都富含β-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能有效预防春季多发的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这些蔬菜搭配在一起,为春饼提供了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满足了人体对多种营养素的需求。

除了蔬菜,春饼里面还会加入瘦肉丝、鸡蛋碎等。肉类和鸡蛋都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补充优质蛋白质有助于维持机体肌肉量、增强免疫力,特别是对于在春季快速生长的青少年,充足的优质蛋白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和发育。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瘦肉和鸡蛋时,控制食用油的用量。

卷完了蔬菜、肉类、鸡蛋,最后一步,有些人还会添加甜面酱等酱料。甜面酱虽然能提升春饼的口感,但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盐和糖,因此我们需控制酱料的用量,少量蘸取即可。

焕新颜

防晒稳驻C位

春季气候干燥,紫外线的穿透力变得更强,因此做好皮肤的保湿及防晒显得尤为重要。并且,还要注意锁住皮肤水份,及时给皮肤补充水份。每日出门前或户外活动前,一定要注意涂抹防晒霜或做好物理防晒,防止紫外线对我们皮肤的损伤,进而预防衰老和色斑。另外,还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选择补水、美白或修复面膜,每周使用1-2次即可。

加强清洁保湿

春季气温逐渐回暖,皮肤的油脂分泌也会增多。保持皮肤清洁非常重要,但注意不要过度清洁呦。选择温和的洁面产品、保湿精华液和面霜,有助于帮助肌肤保持水润。冬季使用的浓稠护肤品已不再适合春季的气候,我们要选择质地清爽的精华液和乳液,让肌肤能够充分地呼吸。

内外双调节

立春后,气温波动较大,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都开始活跃,加之冬季残留的干燥脱屑,皮肤很容易出现问题。尤其是皮肤敏感的朋友,可能会遭遇泛红、瘙痒和脱屑的困扰;而油性皮肤的朋友则容易出现油脂分泌失衡,并且痘痘和粉刺也易趁机冒头。以上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外貌,还会严重降低生活质量。敏感肌肤或因油脂分泌异常引发的痘痘,我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药物与物理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从内调节内分泌,从外抑制痤疮丙酸杆菌,消除炎症。可以选择的外用药物有夫西地酸、壬二酸或者阿达帕林等;口服药物有异维A酸,米诺环素等。但是都需要根据病情的不同来选择,或需要控油,或需要抗炎。

宣传部整理

(素材来源:中医科 临床营养科 皮肤科)